南宮28“上善若水”的確很美,但從人與自然的關(guān)系來說,最理想的狀態(tài)當(dāng)然不只是模仿和學(xué)習(xí),而是善加利用和治理,正所謂“水善,利萬物而有凈”。
遠古的歷史常常和水有關(guān),西方的“諾亞方舟”助人們逃出洪水,建立一方新世界;我國西南許多民族生成的傳說中,也有類似躲在葫蘆里逃出大水,從而繁衍生息的情節(jié)。
在“大禹治水”的故事里,禹的父親鯀治水靠的是“堵”,結(jié)果失敗被殺;大禹治水用“疏”,并且兢兢業(yè)業(yè),三過家門而不入,終于戰(zhàn)勝洪水,從而有了后世綿延數(shù)千年的華夏文明。
這樣看來,水確實是人類混沌開始的地方,是本原、來處。所以,在古代,水利是頂頂重要的。那些流芳千古的工程,如都江堰、鄭國渠等,都是人們努力的結(jié)果,讓水成為天下的乳汁。
人類離不開水的哺育滋養(yǎng)。千百年來,臨水而居是最適意的一種生存狀態(tài)。村莊城鎮(zhèn)必定有水脈,才算活棋??上?,今天一些地方,或者水被全填掉了,或者水脈被堵住了。這樣的“死水”哪里還善得起來,只能成為環(huán)境污染罷了。
古時的園林多為隱退之所,卻也要以水為靈魂。中國古代園林中,一個重要的主題是“滄浪之水”,典型代表是宋代名園滄浪亭。
“滄浪之水”幾乎是所有營園人的核心思想,出自楚辭《漁父》:“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纓;滄浪之水濁兮,可以濯吾足?!?
《老子》言:“曲則金?!币驗橥髑?,才真正堅強。沒有人愿意以隱居為終身事業(yè);即便有,也難以在現(xiàn)實社會中實現(xiàn)。所謂的“滄浪濯足”,不過是一個權(quán)宜之計。決絕者如屈原,救國不成,赴水而去,獲得一個剛烈的完成;決定活下去的人,很多就找到了園林。而濯纓之舉南宮28,則定要等“水清”之時。
滄浪亭主人蘇舜欽在官場受到誣陷,走投無路之際,便建造了滄浪亭以聊度歲月。自然的美麗帶來了安寧和療愈南宮28,于是他感嘆“清風(fēng)明月本無價,近水遠山皆有情”。
網(wǎng)師園主史正志也是北宋名臣,有雄才大略卻不得志,退而營建這座漁父之園。核心景點有一個“濯纓水閣”,蘊含著俟天下河清的崇高理想。其中有一副對聯(lián)“曾三顏四,禹寸陶分”,意思是說曾子日三省己身,顏回非禮勿視、非禮勿聽、非禮勿言、非禮勿動,大禹珍惜寸陰,陶侃珍惜分陰,蘊含著嚴格的品格。
蘇州拙政園也有小滄浪景區(qū),側(cè)邊有“志清處”和“聽松風(fēng)處”,表達美好的節(jié)操。當(dāng)然,也不乏像留園、寄暢園、退思園更偏重于對自然美好的詩意沉浸。
然而,真正精美的園林必是有格調(diào)的,是潔凈高尚的,是“治水”帶來的美好成果南宮28,孕育著濯纓的殷殷求索南宮28。那“退思”“寄暢”“長留天地間”,都包含著認真嚴肅的思考。所以,從前以為園林不過是憐風(fēng)月、狎池苑,蘇州園林不過是小橋流水、綿綿軟軟,可以休矣。
總之南宮28,天行健,君子自強不息。隱退之園林也并非遠離滄浪濯纓的主旨,而是蘊含著“上善治水”的美好追求以及在和諧自然中的高潔修養(yǎng)。